Jun 9, 2009

我的小偏執


我對車站有些老舊的記憶。

淡水的最後一列車停駛的前幾日,碰巧的,趕上了。 有一年千里迢迢的跟著游泳隊去高雄比賽,回程我們趕搭上了即將停駛的淡水列車。 火車燒著柴油,藍白相間的車身,兩旁沿著車身的座位。 後來,到了紐約,偶而搭乘的地鐵,常會讓我想起,那年我們掛滿了金牌銀牌搭著火車回程的景象。

1998年的一部外語電影,中央車站 (Central do Brasil),故事裡的朵拉專門在來往車站裡頭代客寫信,九歲的約書亞帶著母親死前的願望,繼續的托請朵拉幫他寫信給他素未謀面的父親。 朵拉和她的鄰居討論了數次,到底要不要替約書亞和他的母親寄出這些信件,後來兩人商討之下,決定暫時將信件收放在抽屜裡頭。 約書亞的母親則是在車站前慘遭意外死亡。

朵拉於心不忍,暫時收容了約書亞,隨後又將他賣給了地痞換取了一千塊錢的現金,買來台夢寐以求的電視機。 事後,朵拉又反悔,於是救出了約書亞,兩人展開尋父的旅程。 電影的劇情圍繞在他們兩人之間發展出的親情,細膩的令人傷感。

看過這部電影後使得我對車站一直有些懷舊的情感,月台上的人, 角落裡頭那露出在棉被外的一雙黑色的球鞋,塞著耳機的青少年,拿著滑板、推著腳踏車的年輕人,遠處緩緩前行的拖著行李的婦人和帶著墨鏡穿著西裝提著公事包的中年人。 彷彿每一個車站裡頭,都有那麼一個朵拉和約書亞,帶著微微哀傷的表情,觀看著月台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正寫著ㄧ些可能今生永遠也不會寄出去的信件。

LA的聯合車站,歷史十分久遠。 1939年建立,廳內有挑高的天花板,中央的候車庭裡擺放的是些十分古老的座椅,該車站被列為LA當地登記有名的古蹟。 來到LA,至今近六年的時間,這是第一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市區。 過去在紐約搭地鐵習慣了,可以很快的分辨到哪裡需要搭乘哪條線路的列車。

LA的捷運和紐約的地鐵大同小異,從我住家的方向前往車站約15分鐘的車程。 地鐵站旁有大型的立體免費停車場,若是搭乘公車抵達,公車直接進入停車場最底層,然後民眾搭乘電梯到四樓就可以看到右手邊的購票機。 一張單程票價是$1.25,但若是打算全天候無限制使用公共捷運系統,則是可以購買全天票,全天票除了可以搭捷運以外,地面上行駛的公車也適用,全天票價則是$5.00。 老人與殘障有特惠價,單程票價$0.25,全天票價 $1.80。

LA捷運,Metro,大約分為幾條路線:紅線、藍線、黃線、紫線、和綠線。 光是鐵路部份就涵蓋了絕大部份的大洛杉磯地區,另外每個地區還有銜接的公車等等。 火車捷運大約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輛列車行駛。 那天,我和攝影老師約好在四樓的購票區碰面,因為是第一次使用LA捷運系統,所以我特意的提早了半個小時抵達。 一來為了怕遲到,二來其實是為了做外拍暖身的動作。

半個小時用來調整相機的光距,研究了購票機的使用方式,研究了使用購票機的人,研究了四周圍的環境、另外還研究了捷運系統的地圖。 六月八日,天氣陰,其實前一晚十分懼怕面對不太熟的人,但是也很想知道,在十點到下午這段期間,會待在車站裡頭的都會是些什麼樣的人,諸如此類的念頭不斷的從我腦海裡頭閃掠過。

老師帶著他的兩台Nikon,一臺35mm老式相機和一台裝有廣角鏡頭的相機。 我們在車站裡來回的晃掉了幾個鐘頭。 他不斷的跟我講解著哪裡需要用多少的光度,找到了目標以後,要如何的將這些目標放入鏡頭裡,又是如何的將四周為的環境收入鏡頭之中,讓拍出來的畫面使人即使不再現場也能真實的感受。 如何拍出一首詩,會令閱讀這首詩的人回頭再唸它一遍。 他說,要拍照,像正寫著一首詩。

我們在通往三號月台的走道前停留了許久。 他講解示範著,如何利用高度曝光以及過低曝光拍攝出不同的效果。 後來,老師為了親自示範拍出來的成果,走到了三號月台走道的最前方。 回到家裡,我洗出了幾張得意的完成品。

人一但喜歡了什麼,似乎就開始在心底醞釀起了一點點的小偏執。

出門時,總是在潛意識中的走上了哪條路,在特定的地點轉彎,在特定的地方舉頭觀望。 是一棵樹,或者是眼前飛過的一群鴿子。 特別的喜歡哪家商店裡賣出的商品,特別喜歡在某個轉角等候,特別的喜歡某一首曲子,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 所有從自己的心中,從別人的身上,從周遭感染來的習性,成為我們日後生活之中的小偏執。

比如說,對車站,因為某些電影中的情節挑動了我們的情緒,在那之後的歲月裡,我們始終的喜歡,並且充滿了想像與期待。 又比如說,對攝影,因為我們是那樣的渴望在生活中捕捉些什麼,而啓發了心底另一波的小偏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