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6, 2010

書,記


想不起來上次這樣抱著一本小說,廢寢忘食的看下去是什麼時候。 似乎是從我開始以散文的方式紀錄生活的同時,就對小說的存在感到質疑。 剛開始寫詩,寫詞的時候,朋友說有能力以簡短方式描述事件的,遠比那花上一兩句來形容的人強。

是說,其實究竟是不是這個樣子,我也不知道。 前些時候,分別投稿給兩家報社,一共投了十篇的文章,每一篇的字數十分可觀。 看來有些像敘述故事的方式,似乎對我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心情不好,身體欠安,就不寫了。
不開心的時候,我也不寫。

非得要將那情緒壓抑到了某個極點的時候,嘮叨個幾句。 說給誰聽呢? 誰聽得懂就是說給誰聽的伓?! 而我是以為,會好像這樣不斷書寫的人,約莫都有些多重人格障礙。 會說話的,平常就說了。 反倒是那些患有多重人格障礙的,會不知道該怎麼說,什麼時候說,要怎麼說。 明明是心酸的要命,還能夠笑臉迎人的,堪稱得上最高境界了伓?

在生活的某一個地方,分裂出另一個自己。 那個自己會說些平常時鮮少談論的話題。 比方說,直到幾個禮拜前,為了要注意這個月報紙副刊可能要登的文章,拜託了母親每天幫我買一份報紙,也在那同時才告訴母親我給報社投了稿。 就說,那天第一篇文章刊登在旺報的同時,我也悄悄的拜託貝姬去幫我買一份報紙。

是說,當然你要問,明明是網路上可以看得到的,為什麼還得大費周章的去買它一份回來? 我是以為,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感覺不一樣的事物,對我來說意義也大不相同。  剪下來,存起來,或者是表框。 用著油墨印在紙上的感覺,是相當不一樣的。 而看書,似乎也是這樣。 縱然去年聖誕,哥哥送了我一臺電子書,但摸不到紙張的感覺,讓我感到有些失落。 於是,多數的時候,我仍是會純粹因為喜歡翻閱的這個動作而買書。

話說回來,距離上次看小說有多久,其實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不過最近,突然地想看些小說。 於是,想起書架上那些一度購買速度遠遠的超過了閱讀速度的書籍。 其中有本,是山本文緒的「藍,或另一種藍」。 2005年初版,事隔五年,前兩天趁著情緒低落時,翻了出來逐字閱讀。

小說的好處是這樣的,你的情緒隨著劇情的安排走,感覺有點像在看連續劇一般的,不需要加入任何的思想感受。 看著故事的倉子分裂出了兩個自己,而這兩個自己偶然地在她過去與戀人決心分手的城市之中相遇。 她們彼此凝視著對方,實在不敢相信,這世間上竟然會有另一個自己過著和自己不同生活的事。

看著書中分歧出的兩個倉子,彷彿就看見了每個人的「自己」。 總是在逆境,不順遂,或者事與願違的時候,這麼的想著「如果當時自己有了不同的選擇,也許現在的生活並不是這個樣子。」 因為太過於不滿現況,又始終在意著在那個抉擇的十字路口有著另一條我們無法預料的道路,以至於在那之後的日子,總是不免要想著「如果當時如何如何....」這件事。

書是看完了,一口氣的看完。 明明是本愛情小說,卻在山本文緒以心理學中的「Doppleganger」作為故事的骨架之下,讓原本單調,老掉牙的愛情主題的小說有了新的生命。 適合在農曆七月夜裡閱讀,偶有吊詭,毛骨悚然的感覺從四周蔓延開。

另外,我要說得是,moleskine這知名的筆記本廠牌,一項都是我的最愛。 最近他們出產了一連串為了不同事物感到「熱血」的文藝青年男女一款名叫Passions的筆記本。 喜歡廚藝的,可以買本專門為了紀錄食譜的筆記本。 喜歡電影的,可以買本專門用來紀錄電影觀後感的筆記本,這系列一共出了六款,我最近買的這款是專門用來紀錄書籍的。

當然,現在筆記本的市場競爭力比較大,所以moleskine也開始順應潮流開放下載moleskine筆記本裡頭內頁的範本。 其實,說穿了主要還是為了方便經常在使用moleskine筆記本的愛用者,如此一來假設他們想要在空白的筆記本裡加些線條的話,就可以直接上網下載回來用剪貼的方式貼進筆記本裡,而不再需要為了要寫橫條本再去買一本橫條本來使用。

p.s 這款book journal筆記本還附送了一個非常別緻的文字書籤。
會讓人好想把整張臉貼在上頭的文字書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