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5, 2011

經過之書 (三十九)


青年旅舍裡,住的都是些打歐洲國家來的朋友。 對面的一家法國人搬走了以後,又來了一對年輕的情侶。 聽說,是從美國賓州的一個小鎮上來的朋友。 每天早上兩人睡到太陽晒到屁股才起床,偶而在大宅院的廳裡頭遇到她倆,兩人似乎是完全的採用了「即興」的方式旅遊。 依照當天的氣候,心情來決定今日的行程。 有時,出門時,已經接近傍晚。

反觀自己的行程,或者,我是抱著這次來了,下次不知道何年何月在踏上北京這條路的心態,以至於絲毫不願意放棄任何有機會見識北京名勝古蹟的機會。 關於旅行這件事,每個人的喜好,行動的速度都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慢動作,以休閒的方式進行,有的人喜歡選擇看些想看的風景,有人千里迢迢的遠到而來,只為了登山,其他什麼也不用看,有人則是抓緊了時間看盡所有的景點。 而我想,我是最後那一種。 沒看過古時候的宮廷,於是想一探當年鯉躍龍門之盛世。 沒有看過舊磚破瓦,所以總想著要親眼瞧見,摸著那些個過去。

六月八日,天氣晴。

來到北京至今第八天的時間,來來回回的在這北京城裡頭兜來轉去個幾次之後,不難觀察出老北京城的整個地區分佈方式。 整個北京城就好似一個四方的回字,紫禁城恰好的坐落在正中央,城裡東西南北個個角落都在這天子的腳下一覽無遺。

天壇,建於永樂十八年,明朝期間皇親貴族在此舉行天地祭祀之用,故稱之為天地壇。 直至嘉靖九年以前,所有祭祀採取合祀制度,祭天地,神農等。 嘉靖九年 (1530年)開始實施分祀,天和地,社和稷,於是在京城東西南北的四個方位,分別設立了天壇,地壇,日壇,月壇。 自明清兩朝位於北京城東天壇就成了歷代皇帝在此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

天壇被兩道壇牆區隔成了外壇與內壇,佈局又以「回」字為首。 外壇牆長六千五百米,內壇牆長四千一百米。 兩道牆的北面成圓弧形,稱之為天地牆,象徵了天圓地方。 西牆上則開闢有祈穀壇門和圜丘壇門,歷屆皇帝在圓丘壇上舉行祭天大典。 天壇內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裡,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乾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並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磚砌通道連接圜丘壇和祈穀壇,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

祭天儀式起源於周朝,自漢代以來,歷代帝王對此極為重視。明永樂以後,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帝王們都要來天壇舉行祭天和祈穀的儀式。 如果遇上了雨少的年份,還會在圜丘壇進行祈雨。 祭祀前,皇帝們需要齋戒。祭祀時,除了獻上供品,皇帝也率領了文武百官朝拜,以祈求上蒼的垂憐施恩,為百姓祈福。

天壇的設計思想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為主。天壇之內處處展示着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徵的表現手法。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都寓意着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並在建築上廣泛地使用藍色琉璃瓦,以及陽數的使用。

在天壇內眾多的主要建築內,又數圓丘壇是每個到此旅遊的觀光客最為躍躍欲試的拍照景點。 圜丘壇乃是過去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了三層,每一層皆設有漢白玉欄板。

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但,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一層的欄杆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圓丘壇的最頂層中心有塊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根據記載,過去歷代皇帝祭天時,都是跪在這塊石板上頭,向上天祈求。

若是到了北京,你不能不看看這塊天心石。 隨著時間的轉變,年代的變遷,這天心石之所以奇特,並非那聲波的折射與環境所形成的自然回音。 每個到此一遊的觀光客,莫不爭先恐後的想要踏上那天心石上拍張照,象徵著到此一遊的證明。 倒是忽略了這塊石板最為奇特的地方乃是其精心獨特的設計使得站在這塊石板上的人能豁然的感到心胸寬廣與其所迴盪出的寧靜。

如今這塊石板,是變了。 大夥爭先恐後的站在那塊石板上拍照,四周不斷傳來了旅客們吵雜的聲音。 怕是再也難以尋找當年那股餘音迴盪的祥和之聲了!

(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