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3, 2011

經過之書 (三十三)


六月四日,天氣晴。

決定拜訪紫禁城的這一天,北京出現了入夏以來的高溫。 豔陽高照著大地,反射在那些古老的城牆上,彷彿在半空之中浮現出了一些用肉眼就可以看得見的熱氣,從地面上緩緩而升。  一大清早的在旅舍用過簡單的早餐之後,就出發前往紫禁城。

雖然是刻意的避開了上班的人潮,但地鐵站下仍是來來往往的穿梭了許多人。 或許是因為中國人口實在過多, 使得不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地鐵站,公車站入口處有公安設立了檢查站口。 是說,我是不太清楚這些檢查站口究竟能不能起得了作用,但肯定的是這進進出出的就得不斷的重覆將身上的背包卸下,過掃瞄器,領取行李。 一天下來若是對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來說,實在是一件十分不方便的事情。

上了車以後,到處都有宣導的短片。 宣導國人如何做個文明人,如何的要讓座,如何的要避免攜帶危險易爆的物品出入在公共場所裡頭。 只不過,這些宣導短片看來是重複的播放了許多次,以至於我發覺這兒的人們對車上播放的宣導短片是已經習以為常了,倒是我這個外地來的,偶而看到了車上活潑趣味的宣導卡通,總是禁不住的笑出聲來,引人側目。

穿越過正陽門,可以看見四面環牆故宮。 若是按照過去明清兩代的宮廷走向步行進入,首先迎面而來的是「午門」。 一旁設有售票亭,售票亭午門的廣場上佈滿了人群。 導遊揮舞著旗幟,旅客們頭上戴著帽子,撐著洋傘,蹓躂閒晃的比比皆是。

是說,一般人看到了午門,總是不免要想起「午門斬首」的景象。 不過,據說這午門非彼午門。 由於紫禁城的午門,乃是過去皇宮的大門,而它的位置又恰恰好的位在這條中軸的子午線上,固有了「午門」之稱。 午門是這皇宮之中最數宏偉氣派的一扇門,上有城樓,下有城墩。  平日,中間三門中的左門供文武百官出入,右門供皇族王公出入,而中間的門是供皇帝出入的“御道”。

正因為它象徵著一個皇族的門面,試想,又怎麼可能在自家門口前拖人出去斬首呢? 故,所謂的「午門斬首」中的午門並非紫禁城這個午門。 不過,話雖如此,皇帝在此上朝,若是要嚴懲大臣時還要拖往十里以外之處,未免也太費時費力了一些,於是,傳聞這午門雖沒有斬首這件事,倒是有不少明朝的大臣過去在這兒受到廷杖之罰。 說得白話點兒,就是拖出去打屁股伓!

跨越了午門,這一腳可跨越了歷史的城門。 若不是當年的毛澤東,咱們這一腳想都別想跨進紫禁城。  橫貫著紫禁城的,是一條宛若繫在天子腰上的玉帶。 城內城外,無不以「九」、「五」兩個數字以代表其尊貴之身。

根據易經乾卦 一卦,九五乃是上卦之中間的位置,除了這紫禁城不偏不倚的就坐落在子午線當中以外,攤開北京市地圖,所有一切方位走向也無不是經過了設計考量。 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乃是奇數之中之最高,「五」則是奇數之正中,因此自古以來「九」和「五」就象徵著帝王的權威,固有了九五之尊。

經過了上一次在圓明園雇用了臨時導遊的經驗以後,心中壓根的對導遊這件事情感到質疑。 是說,當然導遊的素質層次不齊,不單單只是在中國,全世界的導遊似乎都是這麼的,現下網路的發達,中年以上若不是常年的把導遊這件事情當作一份正職,似乎很容易讓明眼人一下子就看穿他們的底。 稱職的導遊到底是不多,打馬虎眼的還真不少。 好比說,眼前就有一位,身材有些微胖,穿著短袖汗衫,鼻梁上架著黑色鏡框的導遊,一面揮舞著旗子,一面宛若蜻蜓點水般的介紹著這裡的景點。 「這兒是太和殿。」然後匆匆的帶領著他的團友們穿越。  反觀有些最起碼聽起來也像是做過功課的,深入的介紹了太和殿相關的所有明清時期的歷史。

簡單的說,紫禁城分為兩段,前半段是過去君王上朝問政的地方,而這後半段則是君王及他那六宮粉黛,三千佳麗居住玩樂的場所。 一進了城門,就出不去了。 這天天被關在這深宮大院裡的,總是得找些樂子才行。 於是乎,這紫禁城裡頭除了分了東西兩邊之外,有專門收藏珍寶的廳院,網羅了東西方各地的鐘表館。 然而當年國共之戰後,識貨的人紛紛的將這些奇珍異寶給搬遷了出去。 要看精緻的, 看來是得到台灣的故宮去。

是說,我個人倒挺喜歡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宮珍寶館裡頭的那些個「石鼓」文。

石鼓,又稱之為「陳倉石碣」或「岐陽石鼓」,被認定為是介於甲骨文和小篆之間的大篆。此文乃由先秦時期以文字所雕刻而成的十座石墩。 每一座石墩以該石身上的文字而命名,分別有:乍原、而師、馬薦、吾水、吳人、吾車、汧沔、田車、鑾車、霝雨等十篇以石鼓文方式撰寫的詩詞。

這十座石墩因為年代的久遠,期間又多次遭受日曬雨淋,戰爭人為消損,使得其字跡受損難以琢磨出原文。 透過後人的拓印,以及學者對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後,拼湊出該詩詞可能所呈現出的樣貌,一張張以墨水拓下的文字印,就這樣的張貼展覽於珍寶館中。

據說,在中國,好像這樣將文字刻在石頭上的一共有五處。 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是在山東境內洪頂山上的摩崖石刻,上頭刻有「金剛經」、「般若經」五篇,頌文三篇,佛題名二十三處。 內容反應出佛家所言「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性空觀。

就說這些外觀粗糙,看起來不怎麼美麗的十座大石塊,若不是有心人,任誰都會將其當作破石頭的看待。 於是,詩人韓愈在友人拿了個拓本給他過目後,寫下了這麼首「石鼓歌」。 而這首石鼓歌,如今以書法的方式,謄寫在北京故宮珍寶館內的古色古香的紙窗上。 紙窗透進來的光,倒印在那來來往往的廂房裡頭。

是說,撇開了這些個歷史文化典故不談,就說說那穿梭在這廂房裡頭來來往往的觀光客。 比較使我感到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人理解這十座石墩背後的意義? 又或者,僅僅是已故作姿態的方式走馬看花?  每一個年代,總會留下些什麼,強烈的使人震撼。 因為有了人,或圖或文的咱們有了紀錄的方式。 埃及人將歷史,以作畫的方式刻在石頭上; 中國人將歷史,以文字的方式撰寫在石頭上。

看膩了小家碧玉的翠綠白菜,我個人倒覺得看看那些粗糙的石刻,頓時間好像會有種那「山裡來,山裡去」的豪情萬丈之感。 可惜了當年,說什麼也沒能留下這些個外表粗糙的文物古蹟。 也難怪了張愛玲要說,咱們中國人是寧願的砍下一尊尊的石菩薩頭,也要拿去送給外國人的民族啊!

(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