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4, 2010

住家裡


長期以來,我一直都是住家裡。

所謂的住家裡,大致上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年近半百依然不確定自己的未來方向,不得已的必須住在家裡。 另一種,是負責每個月繳貸款,但確實和爹媽住在一起的。 我是屬於第二種。 幾年前趁著這裡房價尚未炒作之前,爹媽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出來付了頭期,剩下的貸款,就由我來負責。 為什麼是我? 你可能想問。  這問題要追溯到前幾日的「單身」篇。
<!--more-->
乍看之下,我爹媽都認為,我是家中三個孩子裡比較「孤僻」的孩子,於是乎,為了將來有所保障,因此我爹媽是老早的未雨綢繆的指名道姓的說了,這屋子似乎就是我未來的所有資產。 是說,這麼一來,爹媽是自然而然的得跟我住。 老人家連棺材本都拿出來了,做兒女的要是不知道回報的話,走出去就被雷給劈死!

住一起,嚴格說起來是沒什麼不好。 平常工作忙,回到家裡有人噓寒問暖,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上,吃不完的第二天還可以打包帶便當。 平常地有人掃,花園有人整理,有個工人來了,家裡還有人看著點,挺好,不是? 這些瑣碎的小事物,平常自己沒有在做的不覺得,非要等到哪天爹媽出去旅行了,或者人不在了才發覺,這些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事物,原來是那麼的瑣碎,那麼的花時間。

是說,住一起,確實也是有不方便之處。 比方說,上網時總是有人在耳邊叨碎著。 和朋友聚個餐,不方便太晚回家,不方便喝太多,不方便講太久的電話,不方便隨便的帶人回家。 另外,住在一起,難免有意見不合的地方。 人很怪,小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的事情,長大了以後,彷彿就突然間對同樣的一件事物感到不OK了。 包括了碗盤的顏色,大小,東西擺放的位置,和傢具的多寡,諸如此類看起來不重要的事物,突然間因為我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忽然間的感到渾身不對勁。

就拿我母親來說,在她的觀念裡頭,認為「家」就是要把它裝的滿滿的。 所以母親特別的喜歡在屋子四周塞滿可用的空間。 前些時候,餐桌邊上突然空出個位子,母親執意的要拿另一張櫃子來塞滿那個空出來的空間。 是說,我恰恰的相反。 我害怕看見太過庸擠的空間,那使人有強烈的壓迫感。 所以,我不喜歡住在市區裡,偏遠的郊外,有山有水,有樹木有小溪,我一直認為,如果能夠住在森林裡,那更好。 地方寬,視野廣,空氣清新,感覺好。

後來我們折衷的方式是母親,聽了我的建議,在餐桌邊上擺了個盆景。 我是說,這樣一來妳不會一直覺得那個空出來的地方礙眼。 而那空間也不會因為擺了個東西產生壓迫。 然而,並不是每次溝通,都會好像這樣般的順利。 有時,甚至到了「決裂」般的地步,幾天不說話,或者,幾天無視另一個人的存在。

關於這點,我是覺得,同居住在一個屋簷下,一個人給另一個人最大的懲罰就是無視對方的存在。 這比激烈的爭吵更傷人。 我覺得。

說來說去,我是在想,假使人生得以一分為二,上半年與下半年,那麼倘若孩子與丈夫是妳下半輩子的資產,那麼父母應當是妳上輩子的資產。 有時,我也會這麼想,想說「為什麼偏偏就是我?」「為什麼我就要負責供養?」嗯,我是覺得,每個人都會收到些指定的禮物,不論你喜歡或者不喜歡。 有的人,這輩子剛好分到了孩子,有的人,剛好沒有被分配到孩子。 有些人,剛好分配到了龐大的金錢,有些人,剛好分配到了很少的金錢。

由於一切都分配好了,所以不管你情不情願,喜不喜歡,就是必須領受。 換個角度想,也許,這是上天賦予最獨特的禮物。 別人所沒有的禮物。 另,其實我覺得,或者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裡頭長大的,因此我深深的相信血濃於水,家人沒有隔夜仇這件事。 雖然偶而我也是會抱怨今天的便當菜真是不怎麼樣!母親常會在這時候說,有得吃妳就吃吧! 她眼神中也曾閃爍著怒火三分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